中共浪卡子县人社局(医保局)党组关于十届县委第六轮
巡察二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
根据中央、区党委、市委和县委的安排部署,2024年5月31日,十届县委第六轮巡察二组对县人社局(医保局)党组进行了常规巡察。2024年8月7日,县委巡察二组向县人社局(医保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委(党组)公开原则和巡察意见,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县委巡察二组向我单位反馈问题13个方面24个问题,提出意见建议4条,通过6个月的集中整改,基本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问题24个,建立完善8项制度,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聚焦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县委重要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有落差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的主动性不够。一是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机制。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每月开展2次集中理论学习,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学习人社、医保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级党组织重大决策部署精神,以及人社、医保领域重要法律法规等。二是健全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人社、医保工作。县人社局(医保局)党组、党支部学习内容依照县委、县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进行了完善丰富,结合单位实际,进行了安排部署和贯彻落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人社医保工作等纳入研讨内容。巡察反馈以来,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交流研讨1次。三是规范了材料管理归档。党组成员巴桑拉姆同志负责党组理论学习会议的组织实施、会议记录和学习资料归档等工作,材料缺失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2.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不扎实。一是突出载体学。结合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读书班、警示教育会等平台,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配合,狠抓党组理论学习、支部集中学习和党员干部个人自学,强化党员干部对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党员“五种”纪律处分等重点内容的了解掌握,提高学习效果,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巡察反馈以来,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局党组会议1次、党支部集中学习会2次、警示教育会3次、交流研讨会1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3次。二是强化效果学。组织安排党员干部开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违纪行为典型案例》研讨交流;组织党支部和班子成员、党员紧密结合实际检视整改,把其作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纳入2024年度党组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组织生活会,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不到位,思想教育不经常。一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工程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民族团结党组理论学习会议3次、支部集中学习会议2次,进一步提升民族工作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扎实开展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九进”(进机关)工作。党组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利用9月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人物事迹学习教育宣讲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认真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实施方案》,前往安徽省开展对口援藏对接回访和交流洽谈工作,对接第八批援藏浪卡子县工作组,针对性地开发援藏就业岗位981个,组团式将19人送到安徽省蚌埠市开展“皖藏情”组团式就业实训,开展“民族团结·就业同行”为主题的蚌埠市就业援藏招聘活动,招聘招录的未就业大学生共13人,2024年全县应往届高校毕业生279人,应往届区外就业34人、区外就业率12.18%。
4.履行职能职责有差距。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提高精准度和成效。制定出台《浪卡子县2025年第一批技能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前期,由局党组成员牵头深入乡村两级及用工主体针对职业技能培训工种、市场需求、群众意愿等方面进行摸底调研10次,填写摸底调查表220份,收集意见建议5个,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精准度、针对性,杜绝出现无法举办现象;进行培训阶段性跟踪问效,根据带动就业创收实效等兑现培训补助。2024年,开展“订单式、定岗式、以工代训”培训班39个1303人,完成培训1203人、正在培训100人,兑现培训补助资金193.689万元,剩余资金待就业率达到规定要求再予兑现。2023年4月山南雅隆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在卡龙村举办的中式烹饪培训,参训50人(卡龙村32人、学庆村18人),已就业20人,就业率40%,已达到兑现标准,并于2024年8月16日兑现完尾款35%、资金8.75万元。二是加强社保、医保政策宣传引导,提高知晓率覆盖率。依托“人社政策进万家”活动,局党组成员牵头深入乡(镇)、村(居)、户(组)开展宣传活动50余场次,发放藏汉双语宣传品2.93万余件,发送参保提醒短信3万余条,通过县融媒体、羊湖之声等新媒体推送信息15条,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社保多缴多得意识,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缴费积极性,有效保证农牧民群众社保、医保权益。2024年,社保参保率101.3%、医保参保率98.5%。三是加强创业就业专项资金投入,提高稳岗就业成效。衔接本地企事业单位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结合县域实际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1782个(援藏就业岗位981个),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专项”和政府购买岗位等线上线下招聘会13场次;积极对接援藏省市,邀请蚌埠市5家优质企业,共同精准开发岗位132个,9月24日在浪卡子县开展“民族团结·就业同行”为主题的蚌埠市就业援藏招聘活动,招聘招录的未就业大学生共13人;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补贴申领机制,畅通高校毕业生政策补贴申领渠道,规范后期管理服务,对不符合规定的责令整改,2024年以来,及时受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场地水电补贴和区内就业补贴60人317.19176万元,全县应届高校毕业生279人,就业率达100%,其中应往届区外就业34人、区外就业率12.18%。四是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强化组织保障。先后召开3次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工作目标、组织体系、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政府年底综合考评体系,作为量化通报、综合督导重要内容,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突出宣传引导。2024年,依托“五下乡”等各种活动开展契机,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2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700余份,施工现场悬挂维权公告牌50个,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引导企业主动守法、诚信用工,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提高农民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突出落实“5+3”机制。结合“五个全覆盖”要求,将缴纳民工工资保证金作为项目开工的先决条件,设立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专户专管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缴存退还,大力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和考勤管理制度、银行代发工资和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制度等,有效降低恶意拖欠工资问题。2024年,浪卡子县新、续建项目76个,开具第三方保函45个,开通农民工工资专户47个,进账2.41亿元,线上代发工资总额1.91亿元。实施联合惩戒。及时推送和公布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等重大违法行为,全力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在建筑领域形成有效震慑。2024年,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28起,成功办结28起,帮助159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02.2299万元,结案率100%。其中,23起为主动排查发现,上访讨薪、越级讨薪案件大幅减少。五是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发挥“农民工之家”作用。严格落实“五有”要求,建立健全县乡“农民工之家”岗位对接、求职登记、政策宣传等相关工作台账。2024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12379人16637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7亿余元。积极沟通拉萨专班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