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浪卡子县政府办(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始终以文明优质服务为追求、以文明先行为准则,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实现从“可办能办”到“好办易办”的跨越式发展。从政务之“变”到政务之“便”,将服务“速度”与文明“温度”深度融合,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羊卓大地绽放文明光彩,进一步增强办事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满足感。


一、从“多头跑”到“进一门”,文明服务阵地焕新颜
优化“基础设施”,打造便民服务文明标杆。7月初,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启用,标志着县政务服务迈入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新中心建筑面积2086平方米,设42个服务窗口,进驻15个部门,可办理489项事项,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百家事”。同时,增设休息区、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便民设施,配备智能取号机、评价器、自助查询和免费打印设备,全方位提升群众办事的便捷性与舒适度,让文明关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你瞧这新大厅,亮堂得很,办事也快得很!”刚办完社保业务的卓玛阿佳边收拾材料边笑着念叨,“工作人员一口一个‘阿佳’地招呼,办事又有耐心,我这心里呀,暖烘烘的!”这不仅是对窗口服务的认可,更是对政务服务中心以文明为引领的“双提升”行动的肯定。

推行“综窗受理”,树立服务质量文明新常态。深化梳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8项,明确涉及部门职责范围与任务分工,确保每一项重点事项都有对应责任主体,优化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机制,实行专人专责机制,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以文明高效为目标提升沟通效率,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打破“多头跑”的壁垒,让群众在文明有序的服务中感受便利。“以前在内地办理企业注册,不仅要跑市监局,还要去税务局等等,但是在我们县,居然能够实现一个窗口办理,真是太便捷了。”一位办理汽修厂注册的群众发出这样的感叹,道出了文明服务带来的切实改变。
二、从“亲自办”到“帮代办”,文明服务体系暖人心
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紧扣群众需求,将文明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为老年人、残疾人、文化水平低且不会自主办理业务的人群提供帮着办、带着办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文明社会的温暖。


深化“帮办代办”,构建暖心服务文明新体系。建立“1+1+1”三级联动机制(即县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针对语言沟通不畅、书写有困难的群众提供翻译和全程跟办服务,对重点项目或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专人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让群众一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就能感受到贴心暖心的文明服务。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帮办代办窗口1个,可办事项40余项,今年上半年累计办件6700余件,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服务的承诺。建设“知识库”,树立标准服务文明新规范。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编制标准化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要素,确保同一事项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目前,已完成568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梳理工作,事项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以规范高效的文明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放心。强化“联动机制”,创建满意服务文明新机制。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共享。制定详细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规范服务流程,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责任主体。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文明素养教育,使其熟练掌握服务流程和标准,以文明言行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从“能够办”到“轻松办”,文明服务监督促提升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筑牢文明服务防线。加强对政务服务全过程的监督,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投诉举报信箱等渠道,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监督之力保障文明服务不打折扣。今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16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均得到及时解决。强化服务质量评价,激发文明服务动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文明服务表现纳入评价范畴,定期对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争当文明服务先锋。目前,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已实现全覆盖,群众满意度达到100%。推进政务服务公开,彰显文明服务透明。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等渠道,及时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结果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透明的文明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政务服务的每一步进步,都是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浪卡子县政府办(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将持续以文明优质服务为引领,以文明先行为动力,让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在雪域大地持续传递,为培树文明向上新风、崇尚健康幸福生活贡献政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