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打隆镇曲龙村“扫码比靓”激活基层治理新功能

2025-08-05 16:21:19 来源:县“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办公室

数字赋能小切口基层治理大变革

“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传教育活动引领下,打隆镇曲龙基层治理正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僵局。以数字化转型为切口的“扫码比靓”创新实践,让村民扫码就能晒家园、比整洁、文明——昔日的旁观者变身治理“主人翁”。这不仅让村容村貌在互学互比中焕新颜,更以“看得见的改变”涵养文明新风,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真切感受幸福生活的温度。

破题二维码扫出环境整治“新逻辑”

过去,村里环境整治常陷入突击检查一阵风、过后反弹老样子的困境,干部跑断腿、群众不买账。曲龙村跳出“老思维”,把二维码变成环境治理的“金钥匙”,重塑环境整治逻辑。“突击检查”为“全景展示”。为全村农户定制专属二维码,整合户主肖像、家庭人员结构、住房面积等基础信息,关联屋内整洁度、外院物品堆放、门前三包落实、庭院绿化美化等全域影像,动态更新的“图文档案”让每家每户的环境状况“一键可见”。“以前检查靠眼瞅,现在扫码就知道谁家窗台擦得亮、谁家门前院落花草长得好‘靓’与‘不靓’明明白白。”村支书次仁扎西说,这种可视化呈现推动农户从“要我整治”变“我要整治”。“干部督查”为“全民监督”。二维码嵌入“一键联系户主”功能,村民扫码既能给邻居点“赞”,也能直接反馈“门前杂草未清”等问题。群众成了监督员、宣传员,形成“发现问题——即时响应——共同提升”的闭环。

解题数字治理构建共治“新格局”

过去,村干部的工作常陷在“重复跑腿”的循环里:入户登记人口信息,遇上村民下地干活就得改天再来;检查环境卫生,带着纸笔逐户记录;遇上人口变动、房屋翻新,纸质档案改来改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糊涂账”。烦琐的流程不仅拖慢了治理效率,更让干部难以腾出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如今,村民家门口那张巴掌大的二维码,成了会“说话”的“数字身份证”,更成了群众参与治理的“入口”。谁家添了新人口、娶了新媳妇,扫扫码就能上传信息;院子里的杂草清了、窗台擦亮了,拍张照片实时上传,整改情况即时可见。村民从治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信息更新的“主动参与者”更重要的是,这种“指尖上的参与”让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毕竟,自家的“数字档案”,扫码就能看见,谁也不愿落在后头。数字工具就这样把“干部单打独斗”变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在扫码间悄然成形。

立题文明新风奏响振兴“集结号”

“扫码看环境”到“扫码学文明”,曲龙村不断拓展二维码的“治理半径”,让数字赋能延伸至乡村振兴各领域。码上文明成品牌。把二维码从农户庭院拓展到“门前三包”责任区、村级主干道等关键区域,扫码就能看到商户的“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落实情况,“码上守文明”成了村民和商户的自觉。治理效能大提升。二维码平台整合了农户人口结构、住房面积等“数字档案”,村级统计、环境检查等工作告别“重复入户、手工登记”,效率提升明显“以前统计全村住房信息要忙很久,现在扫码导出数据半小时搞定,干部有更多时间帮群众办实事。专干次旦玉珍的话,道出了数字化带来的治理变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