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县农牧局关于助推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报告整改方案

2019-01-14 12:08:00 来源:浪卡子县农牧局

县农牧局关于助推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报告整改方案

 

根据市政协组织召开的助推乡村振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以及市政协关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中作出的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市政协党组《关于助推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报告》会议精神,我县特制定了任务分解方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浪卡子县作为山南市重点牧业大县之一,畜牧业经济是全县人民的主体经济。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产业培育、打造特色、融合发展等关键环节深钻细研,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县实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小,推进难。多数产业仍处于初级生产和加工阶段,层次浅、规模小、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因此农牧区产业投入周期长,见效慢。

(二)区域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匹配。农产品资源品种丰富、分布广,但产能与产量偏低。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分布不平衡,空间布局不合理,集群效应不显著。

(三)龙头企业偏少。农牧区缺少有实力、上规模、高收益的龙头企业,经营主体与农户间产销关系不稳定,在实现当地资源优势转向经济发展优势、辐射带动、产业链聚合等方面,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

(四)土地流转后的种植结构存在隐忧。乡村干部对于土地流转后在基本农田种植饲草,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特别是青稞安全存在一定的顾虑。

三、整改措施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新思维、新举措,我县应继续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和模式探索上下功夫、抓实效,努力实现“农牧业强、农村美、农牧民富”的战略目标。

(一)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融合。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紧紧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加快推进5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市场品牌,带动更多人实现脱贫摘帽任务。

(二)打造特色品牌,发挥集群效应。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鼓励各类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社开展品牌经营,支持有地域优势和特色的农畜产品申报注册商标和打造品牌。鼓励基地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通过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营销,尽快培育一批在区内外享有盛名、市场优势明显、增值潜力巨大、增收效果明显的农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高原特色、文化内涵和健康元素,让有限的农畜产品获得最大收益。力争到2020年“羊卓”农牧特色产品实现品牌化。

(三)激活发展主体,做优农牧业产业。大力发挥农牧民在产业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营和管理培训,培育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引进更多高效农业产业基地落户,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大力推广“生产基地+加工合作社+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形成新形式的农畜产品加工引领格局,在丰富产品系列和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主食产业化,加强农畜产品多元化、营养化、特色化开发,丰富花色品种,提升加工水平和档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促进山南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

(四)优化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而土地流转有利于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为确保土地流转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保护耕地。按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保护,不得占用;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创新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土地供应的硬约束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并稳定粮食价格。粮食生产必须向资源集约型转移,当地政府务须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种粮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并着重研发诸如青稞精量半精量播种、设施栽培等贴近粮农耕作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牧民利益,使农牧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8年12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